1997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

一、填空(共20分,每格0.5分)

  1. 革兰氏染色法是鉴别细菌的重要方法,染色的要点如下:先用 a 染色,再加 b 处理,使菌体着色,然后用 c 脱色,最后用 d 复染,呈 e 为革兰氏阳性反应。
  2. 放线菌菌丝体分为 a 菌丝和 b 菌丝,在无性繁殖中分化为 c d e 等。
  3. 酵母的出芽过程包括:首先在 a 邻近的中心体产生小的突起点,同时细胞 b 向外突出,冒出小芽,然后部分已增大和伸长的 c d e 进入芽内,最后芽细胞从母细胞得到 f g h i 等,与母细胞分离并成为独立的细胞。
  4. 将需要某种 a 的微生物先在不含该种 b 的培养基中 c 一段时间,再转达移到 d 培养基中培养,可诱使细胞 e
  5. 基团移位不同于简单的 a ,它借助于 b c 系统进行输送,而且分别在 d 的基质和 e f 上也有不同。
  6. 大多数厌氧菌接触氧后停止活动的可能原因有:缺乏 a 、不能分解 b ,或是不能产生 c ,无法免除氧接受 d 产生的 e 的毒性作用;或是分子氧阻碍了 f 的合成,导致菌体一些重要结构破坏。
  7. 菌种保藏温度影响 a b 。斜面保藏于 c ℃时突变的可能性。

二、选择题(共10分,每小题1分)

  1. 细菌细胞的哪一部分结构与其抗原性相关?
  2. a. 鞭毛 b. 荚膜 c. 芽孢 d. 液泡

  3. 鉴定大肠杆菌所用的IMVPC方法中Vp是指____试验
  4. a. 吲哚 b. 产硫化氢 c. 甲基乙酰甲醇 d. 甲基红

  5. 下列微生物中,_____属于革兰氏阴性菌
  6. a. 大肠杆菌 b. 金黄葡萄球菌 c. 巨大芽孢杆菌 d. 肺炎双球菌

  7. 化学消毒剂_____是能损伤细菌外膜的阳离子表面活性剂
  8. a. 福尔马林 b. 结晶紫 c. 漂白粉 d. 新洁而灭  

  9. 光能细菌能从_____等物质取得电子
  10. a. H2OCO2H2 b. H2OH2H2S c. H2OO2CO2 d. O2CO2H2

  11. 采用含40%葡萄糖的培养基分离耐高渗透压酵母时,pH应控制在____.

      a. 2.0-4.0 b. 4.0-6.0 c. 6.0-8.0 d. 8.0-10.0

   7MM培养基是指----培养基

      a. 基本 b. 完全 c. 含蛋白胨的 d. 最高

   8.分离定律的子二代的性状组合和基因组合分别为____.

      a. 12131 b. 13121 c. 21131 d. 31121

   9.具有Killer的酵母菌株_____.

      a. 易受毒素感染 b. 能用于酒类的酿造 c. 不能用于酿造 d. 易受野生酵母感染

   10.巴斯德灭菌的温度一般控制在_____

        a. 53-55 b. 63-65 c. 73-75 d. 83-85

三、名词解释(共25分,每小题5分)

  1. 伴孢晶体
  2. 半知菌
  3. 能荷
  4. 自由组合定律
  5. 完全的EMP途径

四、问答题(共30分,每题15分)

  1. 某一细菌中存在如下的代谢途径:

若要获得末端产物E的高产菌株,问:

  1. 应利用怎样的遗传标记?为什么?
  2. 应采用怎样的培养基?为什么?
  3. 如添加前体C,对发酵结果有什么影响?

  1. 某单位保存着一批酵母菌种,包括裂殖酵母、假丝酵母、汉逊酵母、毕赤氏酵母、圆酵母及德巴利酵母,由于标签脱落,需要重新确定各试管中的酵母究竟是哪一种,问可通过怎样的鉴别程序确定?

五、推导题(15分)

间歇培养某种微生物,得到如下的底物消耗与细胞增长的动力学表达式:

初始条件为:

解上述常微分方程组,导出S-tX-t的解析表达式。